辽宁各地中小学生开学之际,大中小书店甚至是学校周边的文具商店抓住时机,上架的教材辅导书销售火爆。“最快三天编出一本”,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地方的教辅市场乱象远不止于此,教辅书质量难以保障,是否合法授权出版叫人难辨。
教辅热销 学生喊累
3月1日,记者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附近的新华书店走访注意到,很多学生家长在挑选教辅书。书店工作人员证实:“几个年级的教辅书卖光了,我们每年寒暑假都会进一批教辅书,卖得特别快,都是补课班要用的或者回家提前自学的。”
记者随后来到北方书城,发现众多的教辅书名目繁多,噱头十足:《特级教师优化试卷》《15天巧夺100分》《金榜夺冠》《北大绿卡》等,让前来挑选的家长难以选择。一位家长说:“教辅练习册太多了,看得眼花缭乱,我主要看印刷质量和编写的老师,都是硬着头皮选的。”
在种类繁多的教辅书中,内容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三校德育处主任高燕表示:“现在是教辅书销售的高峰期,几乎成了一种刚性需求,很多家长为了提升成绩,都会给孩子购买各类教辅书。”她称,“同一个出版社‘撞题’无话可说,但是不同出版社频繁‘撞题’就说明这些习题确实是有问题了。”
与教辅市场火暴相对应的则是中小学生的不堪重负。沈阳市和平区一位上初三的女同学告诉记者:“教辅书有好多,很多题都没做呢,同学们都这样,累是肯定的,但没办法!”
知情人揭黑幕:三天出一本教辅书
记者联系到了沈阳市有过三年教辅书编辑工作经历的杨宏。他直言不讳地说:“别信教辅封面上那些‘XX名师推荐’‘XX命题组推荐’的宣传,多半都是噱头。”他承认,有时出版社的确会约请名校名师出题,“让名师出题,最终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便于销售,更多的时候都是其他人编题,再挂上名师的名字。”
除了名校、名师挂牌,教辅书的封面上还经常出现一些看起来很权威的主编机构。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有的教辅书上注明了“全国中考命题研究组编”等字样。“肯定有一些教辅用书是经过某些权威机构审定的,但我敢说这只占极少的比例,有些机构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杨宏说,“以‘全国中考命题研究组’为例,现在中考都是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的,你说能有这样的机构吗?”
杨宏还告诉记者,自己没教过一天书,最快的时候却三天就能编出一本教辅书,从小学到初中的都编过。一本小学习题试卷,从编书、排版、校对、修改、再校对、再修改等程序走下来,差不多得10天。“现在快了,一周左右。”他说,自己原来供职的单位,一个学期能编300余种教辅书,再通过买书号的方式,给教辅书安上合法的“身份”。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思宁分析了教辅市场现状的原因:“教辅市场的火爆还是由庞大的社会需求决定的,目前繁重的课业负担都是人为制造的。减负口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提升基层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做起。”
低劣教辅危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记者跟踪调查发现,出版劣质教辅的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往往采用不太好的印刷机,纸张上有粉末状的油墨浮在上面,油墨中的有害物质通过皮肤深入血液,会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伤害。
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图书管理处调研员杨玉君称:“事实上,不仅是身体上的危害,还有知识上误导的可能。由于现在的盗版教辅基本采用扫描的方式,难免会出现差错,还没有很好辨别能力的孩子很容易接受一个错误的知识。”他还透露,盗版教辅少了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和正版的三校三审,以很低的价格卖出也能获得利润。
今年2月下旬,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组织专门委员会,对教辅材料进行评议,并择优选出若干套进行公告;2月底,辽宁省新闻出版局下发紧急通知,决定于2012年春季中小学开学前后,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专项检查行动。
为防范劣质教辅对孩子的危害,杨玉君、张思宁等专业人士建议,尽量挑选大出版社的教辅。另外,还可以通过上网检索书号,以及浏览新闻出版总署网查看教辅书抽检结果的方式对教辅市场有一个大致了解。家长在给孩子们挑选教辅书之前,最好先与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由老师推荐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辅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