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位为何“冷热”不均?

2012/3/31 17:31:19

  继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报考过程中,有430个职位因未达到开考比例而取消后,今年又有395个职位被取消。连续两年数百个职位因遇冷被取消,引人思考。

  一边是“公考热”,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另一方面却是公务员职位遇“冷”。这一热一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细看之下发现,原来,在被取消的招考职位中,很多都是在基层或偏远地区,条件相对艰苦,而考生大多愿意留在城区或近郊区。例如辽中县大黑岗子镇人民政府、于家房镇政府等单位的一些职位,去年和今年都出现因报名人数不足而被取消的情况。

  这就让人恍然大悟了,原来是学子们不愿到基层或是条件艰苦的岗位。孰不知,古往今来,很多取得大成就的人,往往经历过基层艰苦的磨炼。而现在,大学生们因为条件艰苦而不到愿基层,说白了还是浮躁。

  实际上,很多人由于缺乏对基层的了解和社会知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少数人更是眼高手低,认为基层很简单,对于接电话,搞卫生,传文件,通知会议等“小事”瞒不在乎,甚至认为“大材小用”,其实,“一屋不扫,安扫天下”?

  考试职位遇冷,还显现出人们对公务员职位的误解和宗旨“误区”。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公务员,应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利谋,现在就因为条件艰苦而不去报考,试问,这些人报考公务员的动机是什么?是享受第一,是谋取私利,还是要贪图富贵?假如是这样的动机,那么这些人当了公务员,也就极有可能会循私枉法,作风漂浮,吃喝玩乐……这与国家对公务员的要求背道也驰,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

  公务员招考热,体现了社会对公务员职业的尊重,体现了公务员职业的稳定。公务员职位“冷”,体现的是人们对基层的冷漠,对边缘的岐视,对“好岗位”的热衷。笔者希望,有朝一日,人们的就业观念真正发生改变,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基层岗位“热”起来,更多的优秀人才通过基层的煅炼,最终成为行家里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