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会考、升学的“冲刺”阶段,一些培训机构再度进入“兴奋”状态,补课形式花样翻新,补课价格加速上扬:有的学生一学期补课费超过10万元,还有一个班一学年单科补课费多达67万元。
面对不断增加的补课费用,教育部门连年下发“禁补令”。但是,众多家长、学生依然趋之若鹜。是什么力量让“补课市场”如此兴隆?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补习班很普遍,费用令人咋舌
“每周末补课3到5节,每节课2小时。寒假和暑假补课35天以上,每天最少一节课。初三以来,每天下午都要加课一节,晚自习不定期补课。补课以语、数、外和物理、化学为主。”成都市某教育局直属外国语学校初三学生夏阳向记者说。
据了解,特别是数理化的补课,有的题目很刁钻,解开一道难题常常要花费许多时间。因为课余时间几乎让各类补课占得满满当当,老师在补课的时候还要再布置作业,同学们为了赶作业有时要熬夜到凌晨2点多。
“补课不光是增加学习负担,补课费也很吓人。”夏阳说,就像物价上涨一样,补课费也年年上涨,小学到初中,一节课从几十元涨到了一百五十多元。
“学校里的补课费只能算‘起步价’,社会机构的培训课才真叫‘贵’。”苏州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寒假,她给读初三的儿子选择了当地一家名气大的“1对1”个性化辅导机构,按照所谓的“量身订制的学习方案”,又配备三门学科最强的师资,所以每课时的费用是200元,每天9节课1800元,三四个月下来,费用高达10多万元。
“一分钱一分货,便宜的我还不敢上。”北京的刘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培训机构最贵的补课费每节课800元,他女儿高三前读了一个补习班,一个月的费用高达4万元。
“现在不论是名校还是普通学校,不补课已经很少了。有的教师的补课收入远超工资。”在不久前的一次聚会中,南京一位名校教师酒后说,“别看现在房价这么高,只要将暑假、寒假时间利用好,搞几年补习班就能买一套房。”
个别的补习班,暗藏“漏题通道”
一些学生家长反映,有的孩子花钱上了某补习班,考试分数明显提高。记者一直感到不解,上补习班真的这么灵验?
一些家长和学生透露,个别补习班效果的确“神奇”,因为总能“猜”中题型,在升学考试中起到关键作用,价格自然不菲。
夏阳说,补课和不补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平时上课,老师主要讲基础知识和普通习题;而在补课的时候,主要讲重点题,有的题目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
一位同学反映,他所在的初三年级日前进行了一次会考,考试成绩的前700名学生才有资格进入直升本校高中的考试。这次会考中,有两道数学题与老师补课讲过的题型很相似。“这类重点题目,如不参加补课,第一次肯定做不出来。”
北京市的刘女士说,虽然孩子一个月的补习费高达4万元,但是高考成绩较模拟考试成绩提高了20分。“对于高考这样能够决定人命运的重要考试,多花点钱提高分数也值得。”
某些补习班费用炒到了“天价”,是因为有人称其中暗藏着“漏题通道”。一位北京的学生家长也表示,多花点钱找到“好老师”,就等于给孩子提了分。
连续几年参与中考出题的南京某重点中学教师王芳则表示,教育部门对于考试漏题事件打击力度很大,都要签署保密协议,漏题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一位家长坦言:“虽然出题过程是封闭进行的,但是出题教师平时是自由的,其实就有出题前参与补习的教师。”
一名深谙补课市场的人士透露,某些培训机构打出“与出题教师密切合作”“特邀10年中考压轴命题教师”等广告。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抬高身价的做法,但有家长心里明白,这类广告也是暗示,这家机构能请来出题教师进行辅导,提分“有门儿”。
过度补课现象,扭曲教育宗旨
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地教育部门严禁公办包括民办学校补课,对于收费补课的教师更要求重罚,然而补课之风似乎难以遏制。
“一些地方的课外补习非常混乱,几乎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表示,教育部门对于校外补习机构负有监督职责,但多数补习机构是在工商部门登记,教育部门似乎难以监管。
按照规定,学校在职教师不能从事盈利性课外补习。但实际上,出于人情难却、利益驱使,一些公办老师参与兼职补习,获取利益,大家“你情我愿”,无人举报。
南京一位专业从事课外补习的刘老师透露,现在补课方式“五花八门”,一部分老师去培训机构“代课”,有的打出“名校名师”招牌吸引人,还有的给学生单独“开小灶”。
教育专家认为,校外补习虽然可以弥补学校教学不足,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有其合理性。但是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及某些培训机构借补课高收费等违规行为,导致了教育的商业化、畸形化发展。
首先,扭曲了教育的宗旨。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读书、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过度的补课,完全是以“功利”的方式“开发”学生考试能力,花费大量时间练习考试技巧。
其次,容易产生教育不公。南京一位学生家长李锐认为,“天价”补习班的背后,似乎隐隐有一个利益链,能感到一些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利益存在其中。
第三,有可能强化学生“投机”心理。虽然是个别学生上“天价”补习班,但其所谓成功的示范效应很大,一些学生认为“平时可以不努力,花钱就能提高考试成绩”。这种示范效应对于学生及其家长无疑是一种误导。
江苏省教科院张扬生研究员认为,“天价”补习班现象是由于应试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的。改革教育体制机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对于“天价”补习班背后的不当行为,要发现一起严处一起,下力气真抓实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