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介绍
东华理工大学海南成教院
东华理工大学之所以起名东华,因东华往往寓意东方华夏。传故宫东华门“纵九横八”,是个逢凶化吉之地。清代大型编年体史书《东华录》,就因清国史馆设在东华门内而得名。诸如“轩辕之地东方,苍雾灵洲以北,大洋深处有片海域,渊深浩瀚,海中有大洲,物华天宝,名为东华洲”、“传东华者,以帝君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也,分治东极,居东华之上也”等都有富贵华容之意。东华理工大学现属于核工业系统和工信部。简称“东理工”,可与曾同属于国防科工委的“南理工”、“北理工”遥相呼应,另亦有喻其明德厚学之意。
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红土地江西,分为抚州与南昌两个校区。东理工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文、管、经、法、教、军兼备的多科性大学。它是江西省规模较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省部重点共建高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也是江西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2004年东华理工大学被教育部评估为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
创建于1956年,建校初至上个世纪末,学校为国家部委直属院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和国防科工委,经历了地质部太谷地质学校、太原地质专科学校(本科)、抚州地质专科学校(本科)、抚州地质学院、华东地质学院等时期。1999年4月学校转制为中央与江西省共建,并于2001年成为国防科工委(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前身)与江西省政府签署共建协议的第一所高校,在全国首创省部共建高校模式。
学校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江西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具有地学和核学科特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同时学校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和第四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0年10月1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北京签署了共建东华理工大学协议。
早在1958年,经教育部批准,即开始招收本科生,为老牌本科院校。建校55年来,学校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成为中国核工业开路先锋和核燃料循环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涌现出包括长江学者和大学校长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为中国核军工事业、核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中,东理工一路载誉走来。
如今的东华理工大学:
是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三名
是江西省工科排名第一的重点大学
是全国少有的在校内建设有国际高级培训中心的高校
是拥有国际原子能机构8个参比实验室之一的大学
是被教育部列为国控核类专业战略人才储备培养的11所高校之一,并荣获“‘十五’期间中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特殊贡献奖”的大学
成功晋级地质教学“国家队”(获得2008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全国高校地学类(包括地质、地理、海洋、气象)1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的大学
是江西仅有的两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大学之一。也是江西唯一拥有国家重点试验室培育基地的工科大学
是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成绩为“优秀”的高校
是工信部重点依托并与江西省政府共同管理的省部共建重点高校
是理、工、管三大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科研实力、教学水平、软硬件设施一流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重点大学。
学校规模
东华理工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理、工为骨干,文、管、经、法、教、军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江西省规模较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省部重点共建高校。也是江西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具有MBA、工程硕士和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2011年学校获批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占地3000亩,校舍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9万册。学校下设20个教学单位。设有本科专业60个(其中6个被列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防军工专业11个(含5个国家管理专业),国防重点专业1个,国防紧缺专业1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精品课程36门。
学校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有11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另有高校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在校学生30000余人(含留学生)。并与北京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在4个专业合作培养博士生。2012年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科技实力雄厚。建有40个研究所,4个工程研究中心,拥有“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1个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以及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2个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铀矿地质、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东亚地区同位素水文数据库主办单位,多位教授受聘国际原子能机构咨询专家。
学校被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铀矿地质和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该校的国家级“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参比实验室。依托“核设施数字工程实验中心”和“地理信息与数字影像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江西省空间信息与数字国土实验室”于2004年2月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并拥有“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核技术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工程中心。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生活设施齐备。拥有地质博物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馆、艺术楼、游泳池、室内球场、体操房和标准田径场等,学生公寓配置宽带网和电话。学校生均教育资源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学校是花园式校园,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江西省园林化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校风,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求真务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东华理工大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本科教育视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和强校之基。在校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三名,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核工业系统“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和“2007-2009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党建工作成绩突出,被江西省教育工委授予2000-2003年度和2004-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10万名高级人才。
东华理工大学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办学思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研产相结合,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东华理工大学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陆续派出专家、教师出国考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共出访20多个国家、80多批次、220多人次。2006年以来,先后派出10位科学家去日本科技厅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问题开展合作研究。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校际交流和学术联系,并互派留学人员。与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还长期聘任国外资深专家来校任教。
东华理工大学自1956年创建以来,始终牢记办学使命,在光荣而曲折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保持、发展了鲜明的“东理工特色”:艰苦奋斗,为国奉献,构建核军工学科优势群。伴随着祖国核工业前进的步伐,学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勤俭办学,成为中国核工业开路先锋和核燃料循环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东华理工大学提出了以“人才兴校,科技强校”为己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内涵拓展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求真务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创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部分优势学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开放式的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
东华理工大学海南成教院
- 所在地区:海南海口
- 行业类别:学历教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