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出台政策挽救性心理和恋爱心理

2011/9/14 12:13:13

  本报讯(记者 周逸梅)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

  心理健康课课程内容主要为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部分组成。教学方法有课程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其中,在第三部分的提高自我心理调试能力中,列出了7种大学生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和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在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方面上,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教学内容包括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与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

  在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方面,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

  还要通过心理健康课,让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有两种开课方式: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或者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可以增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

  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