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大学教育成本过高

2011/9/16 10:09:18

  随着物价上涨,高校教育收费不断递增。一些高校更是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声望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大化,大学成本病越来越重。家长和学子们呼吁,学校在收取学费等费用时能不能再“温柔”一些,教育成本能不能低些、再低些。

  随着物价的上涨,大学生的教育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就连正在重庆大学读研究生、现在还在享受A级待遇的的逯志浩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如果新学年自己降为C级,沉重的学费将使自己喘不过气来。

  逯志浩现为重庆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河北籍。9月13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所谓A、B、C级就是指学费全免、学费减半和自己全额负担学费。按照规定,C级自己负担的学费一年则要7500元,这还不包括住宿费、生活费等等开销。作为一般家庭来讲,这已是不小的负担了。“幸好我还算努力,享受到了A级待遇,不然,我真的无法想象。”

  “物价涨了,我还得省吃俭用”

  “物价涨了,我还得省吃俭用。”这是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商学院2008级英语(商务方向)2班学生朱俊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朱俊林来自重庆市綦江县郭扶镇,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此外,他还有两个已经工作的姐姐。自从朱俊林考上四川外语学院后,他每月都要从父母和姐姐处得到资助,从几百元到一千元不等。

  据朱俊林介绍,他每年仅仅学费就要5500元,每月生活费还要一千元左右。他说,今年新学年新生学费还要贵,有的专业达到6700元甚至更多。

  没有办法,朱俊林只得去兼职。今年已经大四的他正准备考研。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在川外商学院就业办替人值班。

  “生活成本提高了,没有办法,还得主要靠父母和亲戚资助。”他告诉记者,“兼职一方面是改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社会。”

  其实,郁闷的不仅仅是这些是师兄师弟,就连即将进入象牙塔的新生也鲜有快乐。面对一年12000元的学费(还不包括住宿费、生活费等等),虽然父亲还是新闻从业人员,但是,陈薇还是笑不起来。她即将进入属于二本的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读书。她告诉记者,“自己只得勤工俭学,不想给父母造成太大负担。”

  林林总总的教育成本

  连日来,记者多次到重庆市各高校采访。重庆师范大学大四的一位女学生不无感伤地告诉记者,“大学生求职苦,工作后十年才能挣回教育成本。”

  据重庆市教委有关人士介绍,目前该市一本院校的学费一般在5000元左右,二本有的还贵些,艺术生、医学类的学费更是高达10000元以上,再加上日常生活费,每年一个大学生的开支至少在12000元以上。“读大学读穷一个家”,这已成了不少市民的普遍认识。

  眼下,不少贫困大学生一方面要努力地找课余兼职的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还要拼命地学习,在成绩上想出人头地。然而,随着人才市场双向选择制度的建立,许多高校出现了疯狂的考证热,一些考证的报名费、补习费、资料费等贵得惊人。孔鑫在重庆工商大学读大三,去年考驾驶证,花了3200元;今年准备考研,暑假补习费1100元、资料费500元、交通及生活费2000元,每年林林总总不下20000元。

  由于缺乏人脉资源,为了今后的就业,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承受这昂贵的考试费用。高昂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不菲的考证费,以及其他的付出,形成了昂贵的教育成本。

  如今高校年年扩招,大学变成了平民化教育,从农村出来的学生以及家庭缺乏人脉资源的城市大学生,在择业上完全靠自己,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毕竟是少数。来自湖北的刘志强去年已经从重庆师范大学毕业,他说:“读大学的时候,父母每个月不舍得买一次肉吃,老母鸡生的鸡蛋都要拿到集市上去卖。我想大学毕业后一定要找个好工作,多挣点钱孝敬父母,现在毕业了,可是事与愿违,就是在城市扎下根来也不容易呀。”

  教育成本能不能低些、再低些

  “如果子女听话,能够读,成绩好,卖猪卖牛也好,还是打工卖力也好,都要想方设法把钱凑齐。”采访中,现在重庆渝中区打工的尹兰说。她18岁的女儿去年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每年学费5000多元,加上公寓住宿、教材等费用,每年仅硬性支出就要6000余元,而这个丘陵地区的普通农村家庭,年农业收入不足2000元。丈夫是个乡村牙医,逢赶场时有点小生意,每月能有200元收入维持日常开支。“娃娃学费全靠我打工的收入。年龄大了,去年就算改小到35岁还是没找到工作。今年在亲戚帮助下,才找了个保洁的活路,加上收废品零星有点钱,每月500元一点不敢动,全存起来才能勉强凑够。”

  重庆市社科院王秀木教授认为,高等教育代表社会先进科技水平。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手段和装备必不可少,再加上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会使高等教育成本呈递增的趋势。一方面高校教育成本合理递增,但也有高校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声望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大化,这种现象被称为高等教育的“成本病”。

  在采访中,许多大学生告诉记者,希望学校在收取学费等费用时能不能少收取一些。教育成本能不能低些、再低些,减轻家庭供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近几年在农村流行的“读书无用论”,让寒门学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之路更宽一些,更好走一点。

  就教育成本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了解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之一即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倾向。该中心在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设计了“你对当前收费的看法”一题。在调查的学生中,85%的学生认为高校收取一定的学费是应该的,学费的收取有利于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维护教育的公正性。但对于目前的学费标准,91%的同学认为目前高校收费太高。有8%的同学认为收费合理,认为收费偏低的只有1%。

  据这位人士介绍,我国自1999年以来建立和推行以“奖、助、贷、勤、补”为主的多元化的学生资助体系,试图在高等教育的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平衡。为了保证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出了“决不让一个贫困子弟不能上学”的号召,并为此颁布了有关制度和办法。虽然已有一定的成效,但离公平的理想和现实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资助模式日益显示出不足之处。他认为,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以助学金等无偿资助为主的资助方式,建立以助学贷款为主的混合资助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