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考生现身激励考生取高分

2012/1/5 13:14:08

  这个小孩胆子真大。

  别人参加高考,挥汗如雨,冥思苦想,他却在高考试卷上四处乱写“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号是×××……”他以考零分为骄傲,“考满分不是本事,能每道题都答,但最后得零分,这才牛。”

  他不是疯子,年少轻狂的他只是要以此对抗教育制度。高考前,他就写了长篇小说,讲述自己的教育理念。

  3年了,他最终后悔了。近日,饱受打工之苦的徐孟南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不停说自己真傻。

  事前蓄谋的高考零分计划

  是一个帖子,让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这个3年前的高考零分考生。

  今年7月初,22岁的徐孟南在天涯论坛看到一个帖子说,今年上海一考生故意高考交白卷考零分,借此复制韩寒的成功,目的是促进教育改革。徐孟南马上回应,抨击这种行为不妥。没想到后来调查发现,此人考零分,是因为已经被体育学院提前录取了。

  这让徐孟南很狼狈,他愈发不能原谅自己。这个来自安徽蒙城的男孩,祖辈世代务农,他是村里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孩子。高中第一年,他很努力,成绩能排中上等。“我儿子要是好好学,起码能考上个二本,可惜啊。”徐父提起这个儿子,最多的还是叹息。

  高二开始,喜欢写作的徐孟南接触了大量批评教育制度的课外书籍,“我发觉现在的高考体制有太多弊病”。成绩下滑后老师对他冷落了,这更让他受不了,“老师不关心你心里想什么,他们只在乎成绩好的学生。”身边一些同学严重偏科,无缘理想大学,“我觉得教育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徐孟南构想出一个自创的教育理念“三人行”教育体制。这种教育模式取自“三人行必有我师”,核心是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来教育,考大学过程中,文化课得分只占一部分,“让大家上大学无痛苦”。

  “从高二开始,徐孟南每天晚上都会看课外书看到很晚,然后上网写东西。高二下学期开始,徐孟南开始写作中篇小说《三人行教育》和70万字长篇纪实小说《高中三年读了啥》,介绍他的教育理念。高三时,同学们紧张备考,徐孟南却想着创作。

  持续熬夜,两部小说终于写出来了,徐孟南满心欢喜将小说寄给心仪的出版社,“没有一家出版社理我,我也向韩寒求助过,但他也不理我。”徐孟南觉得自己就是“安徽的韩寒”,韩寒都不理他,他很无奈。

  徐孟南开始寻找精神支持。

  “文革”时期高考“白卷英雄”张铁生、2006年高考零分生蒋多多成了徐孟南的偶像,他开始萌生了高考考零分,借此成名,表达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他们都不理我,我只有求助于高考了。我在生活中是草根,说话没人听,好的建议也传达不出去,所以我想利用非平庸的高考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获得一种话语权。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徐孟南瞒住了身边所有人,包括他爸妈、好友。

  2008年高考考场上,几乎所有考生都为高考成绩在奋力拼搏,徐孟南却是一个例外,场场考试,他都故意违规,在试卷上四处写上“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号是×××,我是蒙城二中的……”有时还在神圣的高考试卷上阐述自己设想的“三人行”教育理念。

  徐孟南的目标只有一个:想方设法考零分。

  繁重打工逐步消磨了梦想

  高考成绩揭晓了,徐孟南让所有人惊讶。

  面对同学、亲友的疑惑、叹息,徐孟南没有一丝后悔,他主动向安徽、上海的媒体报料,引来几家媒体的报道,看到自己名字被写进新闻报道里,徐孟南竟然十分激动,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心跳加快,我成名了,我言中了!会有出版商肯出版我的小说了!父母不会再说我写的东西没用了!别人不会再误解我了!我成功了!”

  不过,媒体报道只是昙花一现,两天过后,再也没有媒体理他,而且媒体大多负面的,批评他的幼稚。让他引以为豪的“三人行”教育理念,更是无人问津。

  7月的喧嚣过后,同学奔赴各地上大学,徐孟南只能跟着父亲到上海打工,在一间灯箱制作公司负责组装灯箱,“我有自知之明,不敢去找那些对学历有高要求的公司。”

  一下子从象牙塔变成一位农民工,整天简单的劳作,让徐孟南十分失望,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冲动,思考自己的未来。

  一个月后,不堪重负的徐孟南,悄悄从上海回到合肥,向媒体诉苦,希望寻求帮助,他想上大学。“我错了。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应当考上大学,等有了话语权后,再去宣传。”

  高考录取已过,没有哪所大学愿意接受他,连民办大学也不愿意。朴实的老农徐孟南爸爸急得直跳脚,“你这样抵抗教育制度是违法的,不要再惹是生非了!”徐孟南听从了父亲,乖乖回到上海继续打工,从灯箱厂换到一家卫浴生产厂家,待了一年多,又跳槽到一家电脑供应商干了半年,最后到了江苏淮安的亲戚家工厂,帮忙管理。

  繁重的打工生活,让徐孟南彻底放弃了上大学的想法,但他一直觉得现在教育有问题,亟需改革。每当夜幕降临,工友们都出去休闲了,徐孟南静静待在自己的铺上,默默编写着自己的纪实小说《高考0分生》。没有电脑,只好拿出手机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再发到网上。

  经过两年的努力,这个20万字的小说终于完成了。他把这本小说连载到自己的博客里,今年初推到新浪读书频道。

  “要先去适应,再去改变!”

  三年的时光,让徐孟南对当年的选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渐渐地感悟到:“促进教育改革的道路最好是:先去适应它,然后去驾驭它,最后去改变它!”

  三年前有记者采访徐孟南的班主任王老师,她对徐孟南不满教育制度、自创新教育理念的行为感到很可笑:“一个孩子,可能连教育制度是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可能提出什么新的教育理念?!现在高考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大型的选拔人才肯定还是需要这种考试。”

  如今徐孟南也开始明白了老师的话,“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好好考试上大学。”对徐孟南来讲,每次与高中同学联系,对他都是一种折磨:那些读高二时成绩远不如他的同学,已经考上本科,端坐大学教室,接受高等教育,而自己却做着最没技术含量的简单工作,每日累死累活。

  “不能让人再做我这种傻事了!”今年5月,这位22岁的小伙子独自踏上了“劝学路”随身携带一个自制木箱,里面放着4000多份宣传单,呼吁大家千万要好好参加高考,使劲考出好成绩。

  住三十块一晚的简陋旅馆,吃最便宜的饭盒,徐孟南怀揣了打工挣来的一点积蓄,先后到南京、合肥、郑州等地,到当地普通高中宣传。在校门口,他手持接近一人高的劝告广告,发劝告传单,并与学生们交流沟通,再假扮学生身份混进校园教室发劝告传单,途中还遭遇过不少保安的驱逐……“虽然很累,但我一直坚持着,我不想别人再做蠢事。”

  本来还打算去广州宣传,但由于时间不够,徐孟南打消了这个计划,但网上的宣传他一直坚持着,除了不断地写博客,在各大论坛上发帖劝告,“悔悟劝学”之行一直坚持到2011年高考的前一天。

  迄今,徐孟南并没有发现今年高考有零分考生,这让他很欣慰。他说,明年高考,他还会四处宣传,杜绝“零分考生”。

  同桌韦国强:

  他就是太有自己的想法了

  韦国强是徐孟南高中同桌,现在读大三,他告诉记者:“徐孟南虽然有点内向,挺文静的,但很有自己的想法。”据他回忆,徐孟南在高中不爱做作业,但是很喜欢看书,“他看很多课外书,然后就跑到网吧整晚地写东西。别人都是在网吧打游戏,但是他从不玩游戏,都是在写东西或者看资料。”韦国强觉得,徐就是太有自己的想法了,跟一般的学生很不一样。

  上了大学之后韦国强和徐孟南的联系渐渐少了,但韦国强记得有一次和他打电话聊天,徐孟南问韦国强在学什么专业,“我回答他是网络工程,他流露出一种羡慕的口气,说他也想学这方面,感觉在大学里学习氛围好很多。他现在也在自学网络方面的技术。”

  不过,韦国强觉得,徐孟南太理想化。他前不久还想靠写小说赚钱买房子。他很难接受买书号自费出书。他很不现实。

相关文章